<big id="1vrnj"></big>

<nobr id="1vrnj"><menuitem id="1vrnj"><font id="1vrnj"></font></menuitem></nobr>

            <em id="1vrnj"></em>

            <th id="1vrnj"></th>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因地制宜做好清潔取暖工作,讓清潔能源“暖流”涌動城鄉

            中國爐具網    作者:鄭新鈺    來源:中國城市報    日期:2022-11-21 17:20:57    瀏覽:612
            100

                   爐具網訊:在今年10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生態環境部將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清潔取暖工作,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對于進入供暖季后未完成改造的,仍繼續沿用原供暖方式;今年新改造尚不具備安全穩定通氣條件的、尚未經過一年實際運行檢驗的,不拆除原有燃煤取暖設施;山區等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可以使用潔凈煤等方式采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當前,北方地區正在陸續進入取暖季。取暖問題不僅僅是環保問題,更是民生問題,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同時讓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成為重要議題。本文從人民群眾取暖的現實需求出發,分析研判清潔取暖如何讓群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73.6%

                   11月9日晚間,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鳳棲鎮上黑木村村民史先生家中暖意融融。他穿著輕薄的居家服,正看著電視。而此刻,室外的溫度已降至零下。

                   “自從裝上了天然氣,按鈕開后,各個房子都有暖氣。”就在前幾年,史先生家里還是土鍋爐,一個冬天要燒6噸多的煤,不僅污染空氣,而且為了保暖,他每天晚上還得時不時添煤,很不方便。

                   史先生冬日取暖方式的變化得益于清潔供暖政策的推進。此前,北方城鎮地區冬季供暖主要依靠熱電聯產、大型區域鍋爐房等集中供暖設施滿足取暖需求,而部分城市建成區和農村廣大地區大量使用散燒煤及熱效率低下的小型燃煤鍋爐,實現供暖完全清潔化的地區屈指可數。

                   自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以來,國務院及有關部委的多項政策中,都涉及對清潔供暖工作的支持與推進。

                   清潔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氣、電、地熱、生物質、太陽能、工業余熱、清潔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潔化能源,通過高效用能系統實現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

                   2017年12月,由十部委印發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以下簡稱《規劃》)中,對北方地區清潔能源取暖工作進行了整體部署。

                   《規劃》提到,我國北方地區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為主,燃煤取暖面積約占總取暖面積的83%,天然氣、電、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工業余熱等合計約占17%。

                   《規劃》指出,總的來看,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比例低(占總取暖面積約34%),且發展緩慢。清潔取暖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少統籌規劃與管理、體制機制與支持政策需要改進、清潔能源供應存在短板且成本普遍較高等7個方面。

                   為此,《規劃》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城市為重點,在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全面推進清潔供暖;提出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

                   如今,5年過去了,清潔取暖推進情況如何?當初制定的目標是否實現了?

                   據了解,5年來,國家陸續公布了5批共88個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在今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黨組書記章建華介紹稱,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3.6%,替代散煤1.5億噸以上。

                   今年重點補貼農村低收入人群和困難群眾

                   2017年,在清潔供熱目標的驅動下,“電代煤”和“氣代煤”的“雙替代”政策實施。

                   隨著供熱技術和設備的發展,供熱能源結構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采用燃氣供熱的比例增加,同時水源熱泵、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的供熱面積也大幅增加。此外,工業余熱供熱、生物質供熱、太陽能供熱等可再生能源供熱方式也開始出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強撰文指出,我國的清潔取暖難以依靠一兩種能源來解決,需要發揮清潔煤、電力、天然氣、地熱等多種清潔能源的優勢,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多能互補。

                   劉強在該文中也提到,天然氣已成為各城市熱、電、氣穩定供應與安全運行的關鍵。各地在落實清潔供暖改造時,也必須把能源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尤其在源頭上首先落實天然氣、電力、清潔能源等保障,然后“以供定政”。

                   雖然供熱方式逐步呈現多樣化,但無論選擇哪種取暖方式,老百姓心里算的是一筆經濟賬。

                   眼下,城鎮“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接近尾聲,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成為“難啃的硬骨頭”。

                   《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不考慮財政補貼的情況下,清潔爐具運行成本最低,是散煤取暖的1.5倍左右;空氣源熱泵運行成本較低,是散煤取暖的2倍左右;燃氣壁掛爐運行成本居中,是散煤取暖的2—3倍左右;直/蓄式電暖器運行成本最高,是散煤取暖的3—5倍左右。

                   清潔供暖如何讓農戶用得起?為了降低人民群眾負擔,持續推進清潔供暖,近年來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以多種形式投入大量補貼。

                   據劉強等學者統計,多數城市在煤改氣設備方面的補貼比例多在50%以上,最高補貼上限在2000元至8000元;煤改電設備采用的熱泵、蓄熱式電暖器、碳晶等多種設備,補貼在2000元至上萬元。

                   一位北方農村地區的農戶表示,他家取暖面積為100平方米,購置一臺12千瓦蓄熱式電鍋爐時,政府補貼了5355元,自己只需要承擔945元。“一個供暖季共花費電費約6000元,政府補貼1200元,補貼后實際支出約4800元。”該農戶說。

                   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生態環境部已配合財政部安排清潔取暖運營補貼,2021年10月底,已下達2022年清潔取暖運營補貼53.5億元,重點向農村低收入人群和困難群眾傾斜。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增加,大規模改造為能源保供帶來較大壓力。同時清潔取暖近年“過度依賴財政,缺乏內生動力”的發展模式,也給各級財政帶來壓力。

                   對此,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CHIC)秘書長周春表示,優化資金結構、降低運行成本是清潔取暖可持續的重要支撐,“補貼總有退出時,關鍵是要形成實用性強的技術方案和運營模式。”

                   因地制宜選擇供暖熱源

                   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冬季采暖溫度16℃—24℃,濕度30%—60%,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

                   然而,每年冬季,“暖氣不暖”的問題都會登上居民投訴榜。這是為什么?

                   據了解,供熱系統涉及清潔熱源、高效輸配管網(熱網)、節能建筑(熱用戶)等環節。

                   “從熱力輸送看,供熱管網負責把熱量輸送至建筑物,輸送期間損失的熱量越少,管網效率越高,能源浪費則越少。”劉強表示,但水力工況失調、管網熱力損耗、水泵選型不合理和管網輸熱能效低,是供熱管網普遍存在的問題。

                   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測算,過度取暖和管網損失占熱力生產總量的20%,其中管網損失約占熱力生產總量的3%—5%。

                   “無論采用何種供暖形式,提高終端能效才是關鍵。”劉強指出,最干凈通常也是最便宜的能源,是通過提高能效節約出來的能源。因此,應下大力氣提高建筑節能水平、能源需求效率、輸配效率和供應效率。

                   對此,他建議,推動供熱智慧化,以供熱信息化與自動化為前提條件,通過結合信息系統和物理系統,將其作為技術渠道,打造出一種滿足運營生產、設計方案、要求響應的新型智慧供熱系統。

                   需要指出的是,清潔取暖是大勢所趨,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前,在清潔取暖工作推進過程中,個別地方出現了“封堵爐灶”簡單化、“一刀切”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

                   在今年10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生態環境部將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清潔取暖工作,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對于進入供暖季后未完成改造的,仍繼續沿用原供暖方式;今年新改造尚不具備安全穩定通氣條件的、尚未經過一年實際運行檢驗的,不拆除原有燃煤取暖設施;山區等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可以使用潔凈煤等方式采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調度抽查,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未立先破”等影響群眾溫暖過冬的突出問題,對涉及清潔取暖的投訴,及時調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現場核實,督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切實讓人民群眾清潔取暖、溫暖過冬。

            原標題:因地制宜讓清潔能源“暖流”涌動城鄉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欧美高清免费特黄A片不卡
            <big id="1vrnj"></big>

            <nobr id="1vrnj"><menuitem id="1vrnj"><font id="1vrnj"></font></menuitem></nobr>

                      <em id="1vrnj"></em>

                      <th id="1vrnj"></th>